首页 > 栏目列表 > 正文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阅读数15341
谥号庙号年号的区别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只许一生浮世清欢

区别庙号年号谥号的顺口溜是什么?

区别庙号年号谥号的顺口溜是: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一般说来,唐以前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武帝、隋炀帝。唐、五代、宋、元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清两代。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代皇帝,如嘉靖、崇祯、康熙、雍正、乾隆。 起源时间 庙号起源于商朝,早在商朝就已设立,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视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当时庙号只有三种:创基立业曰“太”(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宗武丁)、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另外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给予祖或宗的称号。这些是最早出现的庙号。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只许一生浮世清欢

区别庙号年号谥号的顺口溜是什么?

区别庙号年号谥号的顺口溜是:天天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 一般说来,唐以前多称谥号,如周文王、汉武帝、隋炀帝。唐、五代、宋、元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明清两代。由于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故常用年号称代皇帝,如嘉靖、崇祯、康熙、雍正、乾隆。 庙号、尊号、 年号、 谥号的区别有以下两点: 1、称号获取时间 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太祖、高祖、世祖、圣祖、太宗、高宗、显宗、肃宗等。 尊号:皇帝在世的时候,大臣们就开始有大臣上请,基本上都是把好的词汇套在皇帝身上,而且不断的加长,比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尊号就是【开元天地天宝圣文神武孝德应道皇帝】。 年号:皇帝当政时,从汉武帝开始,始创年号为建元!一位帝王少则一个年号,多则十几个,因为遇到大事、“天降祥瑞”等等都要更改年号,唐高宗就有14个年号:永徽、显庆、麟德、总章等等。 谥号:谥号就是皇帝死后,后人评价他生前的是非功过所加的一种评价。 2、称号的对象 庙号和尊号:用于皇帝。 年号:不是针对于皇帝的称号,而是对于封建政权的称号。 谥号:包括皇帝,嫔妃、大臣、诸侯,只要有一定地位的人都可以在死后追加谥号。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只许一生浮世清欢

年号、庙号和谥号分别是什么意思?

年号: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 庙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自汉代起,每个朝代的第一个皇帝一般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嗣君则称太宗、世宗等。 谥号:所谓谥号,又称谥,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予以之称号。皇帝谥号(包括庙号),多是由后一代皇帝追加。然亦有由隔代或后数代而追赠者。 三者的主要区别为:年号是帝王登基时的名号,而庙号与谥号均为其死后的名号,其中,庙号只针对帝王,而谥号除帝王外百姓也可有。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谥号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殁世帝王的全号。如汉武帝的全号是太宗孝武皇帝,隋文帝的全号是高祖文皇帝。 扩展资料: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都有庙号,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 这里面只有明英宗用过两个年号(正统,天顺),因为他被瓦剌俘虏去,代宗即位,他被放回来后成了太上皇,在代宗病重时他发动政变(夺门之变)重新做了皇帝,所以有两个年号。另外同治原来的年号叫祺祥,是肃顺他们拟的,不久慈禧发动政变,杀了肃顺,年号改作同治,原来的年号没叫开,人们都习惯地称同治帝。 有时候,不做皇帝的,死后追尊为皇帝,如曹操、司马懿父子等,还有一个是多尔衮,他死后被福临尊为成宗义皇帝,但那只是权宜之计,不出一个月,福临囚禁了多尔衮的兄弟阿济格等人,然后宣布多尔衮有篡逆之心抄了他的家,成宗义皇帝的称呼自然也没了。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只许一生浮世清欢

年号、庙号、谥号都有什么区别?

年号、庙号和谥号都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独特谥号体系,它们在功能、形式和历史上存在一些区别: 1. 功能:年号是皇帝纪年的名号,主要用于记载皇帝在位的时间,同时也能表示初登帝位、祈求福寿、记事等。庙号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主要用于祭祀和纪念先皇。谥号则是皇帝或大臣死后,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称号,主要用于评价其生平功过,如“文”、“武”、“景”、“庄”等。 2. 形式:年号通常由两个字组成,如汉武帝的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等。庙号通常由一个字或两个字组成,如唐太宗的庙号为“太宗”,宋太祖的庙号为“太祖”。谥号则可以是单字或双字,如汉文帝的谥号为“文帝”,唐穆宗的谥号为“穆宗”。 3. 历史:年号起源于西汉武帝时期,是皇帝纪年的名号。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的庙号为“太宗”、太戊的庙号为“中宗”。谥号则起源于周朝,是朝廷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称号。 总的来说,年号、庙号和谥号都是古代中国皇帝的谥号体系,它们分别代表了皇帝在位的时间、死后在太庙的尊称以及根据其生平功过追加的称号。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只许一生浮世清欢

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各自代表了什么意思?

平时我们在看书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皇帝有很多称呼,比如汉武帝、唐太宗、康熙、雍正……等等。历史书会告诉我们,这里面包含有皇帝的谥号、庙号和年号,这三者都是古代帝王不可缺少的特殊名号。那么,这些名号到底有什么区别,哪个是谥号,哪个是庙号,哪个又是年号? 首先来说说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贵族和社会名人去世后,官方或社会根据他生前的道德功业,定一个称号对其进行盖棺定论。《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 帝王谥号分为上中下三等,上谥自然是赞美表扬之意,比如“经天纬地曰文”(如汉文帝)、克定祸乱曰武(如汉武帝),一般以“文”谥为最高赞美;中谥多为表达同情,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晋愍帝司马邺);下谥则是批评的意思,如:好内远礼曰炀(如隋炀帝),动祭乱常曰幽(如周幽王)。 谥号一开始很简洁,最多一两个字。后来皇帝为了满足虚荣心,不断累加谥号,到了清朝慈禧太后时,她的谥号“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已经长达23个字了。 庙号也是皇帝死后的一种称谓,但功能与谥号有所不同,它起初的条件非常苛刻,只有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远祭奠的皇帝才能得到庙号。最初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功高者曰“高”、世代祭祀曰“世”、中兴者曰“中”。西汉十二个皇帝,只有四个有庙号,他们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汉太宗孝文皇帝刘恒,汉世宗孝武帝刘彻,汉中宗孝宣皇帝刘询。 不过到了三国时期,为了满足皇帝们的虚荣心,除了少数亡国之君,后来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了,以清朝为例,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福临、清圣祖玄烨…… 而年号,则是历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一种标志。在古代君臣眼里,年号是一件很重大而神圣的事情,因为其蕴含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改朝换代或是新皇帝登基时,都会重新确定年号、标榜正统,以示上顺天道,下合人意。 一般认为,采用年号纪年是从西汉武帝开始,汉武帝登基十九年后,有次打猎捕获了一只珍贵的独角兽白麟,武帝认为这是祥瑞,于是便立年号“元狩”来纪念此事,这一年(公元前122年)为元狩元年。自此以后皇帝沿袭武帝的做法,新皇登基换年号,遇到军国大事、祥瑞、灾异,也会换年号。 明朝以前,一位皇帝在位时,往往多次改元,比如汉武帝就有元狩、元鼎等多个年号。而明清两朝,除了明英宗改元一次以外,其他皇帝都是一帝一号,因此也常用年号来称呼明清皇帝,例如洪武帝、乾隆帝等。 年号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情况,比如中华大地有时会并列多个政权,因此同一年会有不同的年号来纪年。还有的政权一年之中数次改元,几个年号重叠使用。有些年号还会被不同朝代重复使用,比如“建元”年号在历史上就使用过5次。年号一般是两个命名,比如“贞观”“康熙”等,但也有使用三字、四字甚至六字的,比如梁武帝的“中大通”、武则天的“万岁登封”和宋太宗的“太平兴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