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栏目列表 > 正文

国标码查询系统

国标码查询系统
阅读数30885
国标码查询系统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以指尖的旋律,诠释不羁的灵魂。

一个汉字区位码怎么转换为国标码?

区位码与国标码转换步骤如下: 1、区码与位码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2、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2020H=国标码。 以具字为例,具字的区位码为:3063 1、将30转换成16进制表示为:1E,63转换成16进制表示为:3F,区位码十六进制数表示为:1E3FH 2、1E3FH+2020H=3E5FH 所以具字的国标码为:3E5FH 扩展资料: 若是知道汉字不清楚汉字区位码,或者知道区位码不清楚区位码表示的汉字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查询 1、打开百度,在百度上搜索:汉字区位码查询; 2、点开网站,例如第一页第一项; 3、输入需要查找的汉字或者区位码:如具字 4、点击转换就可以得到查询的汉字或区位码 若是知道区位码不清楚区位码怎么转换成十六进制数,也可以通过百度查询,以具字为例: 打开百度,在百度上搜索:30转换成16进制,就可以看到答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以指尖的旋律,诠释不羁的灵魂。

国标码是什么?

国标码:是指我国1980年公布的“信息交换汉字编码字符集”,代号为“GB2312-80”。由连续的两个字节组成。

机内码:在计算机内表示汉字的代码是汉字机内码,汉字机内码由国标码演化而来,把表示国标码的两个字节(每个字节可转化为8位二进制数,不足8位前面补零)的最高位分别加“1”,就变成汉字机内码。

技巧算法:



(1) 区位码先转换成十六进制数表示

(2)(区位码的十六进制表示)+2020H=国标码;

(3) 国标码+8080H=机内码 ;其实8080H=(1000000010000000)^2

例1:已知汉字“大”的国标码为3473H,其机内码。
答:(34)H= (00110100)^2, 在高位(最左边)分别加“1”后变为(10110100)^2=(B4)H;
(73)H=(01110011)^2,在高位(最左边)分别加“1”后变为(11110011)^2=(F3)H;
答案:B4F3H。
或3473H+8080H=B4F3H,得到机内码为B4F3H。



例2:区位码2083求国标码。
答:1、区号为20,位号为83 。
2、将区位号2083转换为十六进制表示为1453H ;(20)^10=(14)H;(83)^10=(53)H;
3、1453H+2020H=3473H,得到国标码3473H 。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以指尖的旋律,诠释不羁的灵魂。

国标码是什么意思

国标码是指国家标准代码。
国家标准强制标准冠以“GB”。推荐标准冠以“GB/T”。与很多ISO国际标准相比,很多国家标准等同采用(IDT,identicalto其他标准)、修改采用(MOD,modifiedinrelationto其他标准;2000年以前称作“等效采用,EQV,equivalentto其他标准)或非等效采用(NEQ,notequivalentto其他标准)。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强制使用GB18030标准,但较旧的计算机仍然使用GB2312。“GB”在计算机领域中常常表示GB2312-80或GB18030-2005。两者是汉语编码系统的标准,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用于简体中文。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以指尖的旋律,诠释不羁的灵魂。

华南师范大学的院校代码是多少?

华南师范大学这所院校的代码是10574。 院校代码的含义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学校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主校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国培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广东省重点大学、广东省高水平大学整体建设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等,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前身是1933年创立的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后历经广东省立教育学院、广东省立文理学院、广东省文理学院等发展时期。1951年10月,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并入广东省文理学院,设立华南师范学院。1952年,南方大学俄语系、私立岭南大学教育系、国立海南师范学院、国立广西大学教育系、湖南大学史地系地理专修科、国立南昌大学师范部地理专修科和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院校及系科并入。1970年,学校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华南师范大学。 截至2021年5月,学校有广州石牌、南海、广州大学城和汕尾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462.16亩,校舍面积153万平方米,图书402万册;专任教师2577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5月,学校下设32个二级学院,拥有91个本科专业,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工业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数字经济专业、金融科技专业、功能材料专业、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跨境电子商务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密码科学与技术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5月6日,学校有专任教师2577人,其中副高635人,正高674人,博硕生导师1227人,有博硕士学位2287人。现有院士(含双聘和外籍)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3人,万人计划入选者7人,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广东省领军人才5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2个,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7名,并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名,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7名。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9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精品课程30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 个、省级特色专业19个;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广东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7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1项、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应用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社会体育、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经济学、体育教育、物理学、地理科学。 省级特色专业(19个):教育学、心理学、汉语言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经济学、英语语言教育(师范)、体育教育、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理科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3个广东省重点学科(含6个攀峰重点学科,14个优势重点学科和3个特色重点学科,共19个一级重点学科和4个二级重点学科);有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学科布局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个门类。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心理学、体育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4个学科进入A类学科。 重点学科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物理学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教育技术学、科学技术哲学、政治经济学、植物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心理学、体育学、历史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光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育) 对外交流 华南师范大学 截至2021年4月,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金融学本科毕业生升研率和被世界一流大学硕士录取率屡创新高。成立国际联合学院,与广东省教育厅、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签署四方协议共同打造国际合作示范区。加入LHCb、BESIII实验国际合作组,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粤港量子物质联合实验室”,成功获批4个省部级高端智库平台。“一带一路”学术交流机制常态化,连续举办四届东南亚论坛,“东南亚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先后获批教育部、国家民委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培育)。与柬埔寨发展资源研究院合作申报的澜沧湄公河合作专项基金获批通过。在柬埔寨、缅甸和印尼设立了3个海外研究基地。马来西亚研究生教学点完成招生并正式开学。在海外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其中2所孔子学院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 科研平台 截至2020年5月,学校拥有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激光生命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光信息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立法研究基地)、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海外移民研究中心)、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教育部备案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有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实验室、30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重点智库、1个广东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1个广东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6个广东省高校科研型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4个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学校还拥有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此外,广东省网络图书馆、广东高校建筑规划设计院、华南足球发展研究中心等机构均设在学校。 校徽 华南师范大学校徽主体图案为三个“人”字的交叠,阐明“以人为本”以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治学要义。主体图案结构严谨,点线相连,寓意教育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结合、交叉和延伸”;色彩层次分明,表达“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育人意义。 校训 “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

果子小公公
果子小公公
个性签名:以指尖的旋律,诠释不羁的灵魂。

华中师范大学代码是什么?

华中师范大学代码是10511。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华中师范大学(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中师大”,位于湖北省会武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院校,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中日人文交流大学联盟创始高校,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成员,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试点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美国圣公会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 截止2020年12月,学校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 师资力量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5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华中师范大学是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权自行评审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博士生导师资格。 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8年,华中师范大学在中国部属师范院校中最先提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项目,并得到教育部支持。华中师范大学已在中国11个省市区签约共建29个实验区,最北达北京市,最南达海南岛,最东到齐鲁大地,最西到云贵高原。崇阳县建成了中国第一个部属师大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教师教育区域性数字化学习港,各项合作业务也将逐步推广到各实验区。 院系设置 截至2020年12月,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12个专业获得国家级特色专业立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6月,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5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有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17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 学术科研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2011、2012年获国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招标)项目17项,其中章开沅先生领衔的《荆楚全书》编纂项目,被称为湖北的“四库全书”,是独具荆楚特色的文化地标;自然科学方面实现973项目首席、国家创新群体、国家级研究基地等突破,累计发表SCI论文3000余篇,在Science、PNAS、PRL、JACS等有关学科高水平代表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累计获得湖北省科技奖励19项,其中自然科学奖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截至2017年6月,华中师范大学拥有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网络媒体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3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文化部“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研究中心”等其他部委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首批“中国智库来源索引”(CTTI)2个(中国农村研究院与长江教育研究院),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3个,以及各类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1个。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英语、化学、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历史学、体育教育、心理学、生物科学、教育技术学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政治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 国家重点学科(9个):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近现代史、农药学、理论物理、文艺学(培育) 湖北省重点学科(22个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数学、世界史、中国史、计算机科学技术、植物保护、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