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居然有悟空的存在,唐代高僧,孙悟空其实有两个原型人物。

孙悟空是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出自四大名著之《西游记》。

孙悟空的出处由两个原型人物构成的。

一、无支祁

《太平广记》卷四六七引《戎幕闲谈》中有详细的无支祁的传说。元代戏曲作家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中,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且有“无支祁是他姊妹”语。

可见孙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经借鉴了无支祁的形象。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凸额头,白头青身,火眼金睛。

他的头颈长达百尺,力气超过九头大象。无支祁的故事,广泛流传八百年以后,吴承恩才加工整理《西游记》,象《太平广记》这样的大书,喜采民间传说的吴承恩,不可能不读。

正像鲁迅先生说的,“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

宋元以来,禹伏无支祁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以后,无支祁的形象,逐渐为孙悟空替代。

如果说,元杂剧中的孙悟空形象是受无支祁影响,吴承恩笔下的孙悟空则是无支祁的化身。无支祁被大禹锁在龟山足下,孙悟空被如来压在五行山下。

无支祁形若猿猴,孙悟空本来就是猴像,其“搏击腾踔疾奔,轻利倏忽”之状亦无异。

2014年8月9日,由随州市文体新局、随州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共同主办、中国西游神话世界景区承办的“2014西游记起源文化研讨会”在湖北省随州市西游记公园内举行。

在会议论坛上,众多学者经过交流、讨论、论证,一致认为西游神话故事的起源地为湖北随州桐柏山一带。

《西游记》主要人物孙悟空原型为桐柏山传说中的天生神猴巫支祁。孙悟空的原型为无支祁无疑。

二、唐代高僧

悟空(731—812年),俗名车奉朝,本姓车氏,京兆郡云阳县(今陕西省泾阳县云阳镇)人,祖上是北魏拓跋氏。

早年从军,为小吏,自小天资聪敏,喜爱儒学,为人孝悌名闻乡里。

唐玄宗天宝九年(750),罽宾遣特使赴长安,表示意愿归附。

次年(751),唐玄宗派中使内侍省张韬光及40余众护送罽宾使者返西域时,车奉朝任左卫泾州四门府别将员外置同正员。

随唐朝使团出使天竺罽宾国,在天竺皈依为僧,后携带《十力经》、《十地经》和《回向轮经》及佛舍利等圣物返回大唐。元和七年,圆寂于长安护法寺。

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年),高僧圆照编撰《贞元释教录》。

其卷下《入藏录》中新收的6部39卷经典中,就有悟空参与翻译的《十力经》1卷(署勿提犀鱼译)及《回向轮经》1卷、《十地经》9卷(上二部均署尸罗达摩译)。

并将悟空在西域的见闻写成《悟空入竺记》,作为《十力经》的序言,详细记述了悟空在天竺和罽宾的求佛事迹。自此,悟空在印度、西域的经历方被记入史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