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称视角指的是作者通过人物的感知来描述行动。不是“我”看到,而是“她”看到。
第三人称叙事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在同一个场景中,作者从头到尾都要使用前后一致的视角。然而作者很容易疏忽大意,把视角突然切换到另一人物身上,或者切换到一个人物看不到的角落里去。目前我正在阅读一个“红得发紫”的小说新秀的作品,在他的第二部小说里,他就犯了这个错误。作者在一个人物的头脑里巡游,然后突然之间就掉进了第二个人物的头脑里,然后又折返回来。
比如下面这段文字就有这个情况:
拉姆西跑过街角,感觉到砖头压在皮肤上的热度。尼克就要跟上来了,他可以听到这个男孩气喘吁吁的声音。我希望他能扛得住,他心里想。
“坚持一下,孩子。你能行的。”拉姆西说。
“我……尽量努力。”尼克说。
拉姆西放缓脚步,伸出手来。当男孩握住他的手的时候,一股激情在拉姆西的身体里涌起。他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这个男孩。
尼克紧紧地攥住拉姆西的手。尼克想说他现在信得过拉姆西,但是话到嘴边却说不出口。他累得说不出话来,但是他下定决心要让拉姆西知道他能跑得快。
抬头向前,拉姆西看到两个男人正站在街角那儿看着。
注意,在“尼克想说……”之前,我们是在拉姆西的头脑里面,拉姆西不可能知道尼克心里在想什么。
“第一视角”在游戏中的理解是:以游戏操作者本人的视角观看整场游戏演示,相当于站在操作者身后看,自己所见即为操作者所见。在文学中即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 “第二视角”即第二人称,第二人称,属于一种语法中的范畴。在言语活动中﹐指称与说话人相对的听话人。 “第三视角”即第三人称,第三人称是指说话人与听话人以外第三方。在言语活动中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不出现在作品中,而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 扩展资料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只能限制在"我"所经历或耳闻目见的范围之内。 第三人称写法的优点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